
王守仁在贵州龙场讲学时,为诸生制定了四项准则: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四项准则不仅体现了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
立志是这四项准则中最为重要的。王守仁认为,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他曾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高度突显了“立志”的重要性。
紧接着,王守仁提出了“勤学”的要求。他认为,如果已经立志成为君子,就必须勤奋学习,凡是对学习不够勤奋的人,表明其立志还不够坚定。王守仁还强调,学生不应以聪明敏捷为追求,而应以勤奋谦虚为上。
在“改过”方面,王守仁认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句话表明,人无完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
“责善”是对别人而言的,即规劝他人改过。王守仁指出,朋友之间应当以忠诚的态度和善言来劝导对方改正错误。
虽然这四项准则属于封建道德修养的范畴,但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它们不仅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也突显了自我反省和他人劝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