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身高增长主要受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一般来说,18岁以后身高基本定型,但有些例外情况。为了促进孩子的自然生长,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运动对于孩子的身高增长至关重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孩子比不爱运动的孩子平均身高高出4~8厘米。最有效的锻炼项目包括单杠、弹跳、游泳、打篮球和引体向上。而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如举重、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则不利于长个儿。
均衡的营养也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大帮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的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青菜、胡萝卜等食品对孩子的身高增长有益。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摄入碳酸类饮料、高脂食品、油炸食品等不利于长高的食物。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同样重要。研究表明,生长发育时期,一天中有8次生长素分泌高峰,其中5次都在睡眠中。生长素分泌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之间,因此家长应确保孩子在晚上10点前入睡。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受到过多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长得较高。
人的身高增长与骨骺线和体内的生长素密切相关。骨骺线逐渐闭合,大多数人不到20岁骨骺线就闭合了,有的女孩甚至在十六七岁时就闭合了。在骨骺线未完全闭合时,每个人的长高潜力都比较大。
自然生长发育一般分为三个时期:生长快速期(3岁以下),生长减缓期(3岁至青春期),生长加速期(青春期)。男孩在青春期可增长25~28厘米,女孩增长25厘米左右。青春期前期(女孩胸部开始发育,男孩开始变声)为身高突增期,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后进入青春期后期,生长减缓。
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男孩的预测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女孩的预测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根据2005年全国标准身高一览表,孩子7岁时身高应在120厘米左右;孩子12岁时身高应在150厘米左右;到十七八岁时,男孩应在173厘米,女孩应在163厘米。
如果孩子的身高远低于标准,家长应尽早带孩子进行检查,以排除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