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为什么要采用斜砌立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5 10:26:56
文档

为什么要采用斜砌立砖?

这种技术通常仅在填充墙施工过程中出现,是先有梁后有墙的框架结构。后砌填充墙的施工应在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后进行,而且施工顺序应自上而下,这一点在大多数工程中尚未严格执行。在砌筑过程中,要求施工至离梁底约20厘米处停止,至少7天后,再采用斜砌砖的方法填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系加载后变形达到稳定,避免框架梁下挠造成的梁负弯矩,从而改变框架结构梁的受力状态,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填充墙体因梁下挠被挤压而开裂。
推荐度:
导读这种技术通常仅在填充墙施工过程中出现,是先有梁后有墙的框架结构。后砌填充墙的施工应在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后进行,而且施工顺序应自上而下,这一点在大多数工程中尚未严格执行。在砌筑过程中,要求施工至离梁底约20厘米处停止,至少7天后,再采用斜砌砖的方法填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系加载后变形达到稳定,避免框架梁下挠造成的梁负弯矩,从而改变框架结构梁的受力状态,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填充墙体因梁下挠被挤压而开裂。


斜砌砖技术主要用于增强填充墙与梁的连接紧密度,以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某些严格要求的场合,施工时会在水泥砂浆中添加微膨胀剂,其目的是为了补偿墙体的下沉和变形,进而避免裂缝的形成。

这种技术通常仅在填充墙施工过程中出现,是先有梁后有墙的框架结构。后砌填充墙的施工应在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后进行,而且施工顺序应自上而下,这一点在大多数工程中尚未严格执行。在砌筑过程中,要求施工至离梁底约20厘米处停止,至少7天后,再采用斜砌砖的方法填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系加载后变形达到稳定,避免框架梁下挠造成的梁负弯矩,从而改变框架结构梁的受力状态,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填充墙体因梁下挠被挤压而开裂。

简单来说,停留7天后再封堵梁底和强调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是为了避免上述不利后果,与斜砌砖的目的无关。斜砌砖的形式对缓冲梁下挠造成的梁与填充墙体的挤压力并没有明显优势,实际情况可能与此相反。如果水平砌筑,到梁底部位最终会留下一条难以用砖填充的水平缝隙,这个缝隙只能用砂浆填充,很难填得密实饱满,因此免不了产生裂缝。如果采用斜砌砖,则可以把上面全部顶满,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由此可见,斜砌砖在这里的作用并不是为了改变梁的受力状态或防止梁下墙体开裂,否则直接平砌砖即可,因为接触不密实不正好起到了缓冲作用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文档

为什么要采用斜砌立砖?

这种技术通常仅在填充墙施工过程中出现,是先有梁后有墙的框架结构。后砌填充墙的施工应在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后进行,而且施工顺序应自上而下,这一点在大多数工程中尚未严格执行。在砌筑过程中,要求施工至离梁底约20厘米处停止,至少7天后,再采用斜砌砖的方法填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体系加载后变形达到稳定,避免框架梁下挠造成的梁负弯矩,从而改变框架结构梁的受力状态,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填充墙体因梁下挠被挤压而开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