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恺之,生活在东晋时期的杰出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是晋陵无锡人,生活在348年至409年之间。他的艺术造诣极高,不仅是绘画大师,还是一位绘画理论家和诗人。
顾恺之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晋帝相列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行三龙图》、《夏禹治水图》等。遗憾的是,他的真迹并没有流传下来。
不过,流传下来的一些摹本,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被认为是他的作品。《女史箴图》是一幅绢本淡设色的作品,收藏于英国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多数人认为这幅画是唐代的摹本。
除了这些政治名人肖像和佛教图像,顾恺之的作品中还包含了飞禽走兽的题材,这与汉代绘画有着紧密联系。他也画了神仙的图像,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信仰。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许多名士的肖像,这标志着汉代绘画中宣扬礼教的风气开始转变,转向重视人物的言论风采和才华。
这种转变不仅拓宽了绘画艺术的视野,也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在顾恺之的言论中,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这使得他在绘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南北朝时期,顾恺之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三大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的发展和成熟,为人物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唐代的张怀瓘对其评价极高,称赞顾恺之得其神,陆探微得其骨,张僧繇得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