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UI设计的确很难就业,据拉勾统计的数据是互联网行业UI就业压力最大,竞争力达到了120左右,我不知道这个数据具体怎么统计,统计标准是什么,难道因为一个岗位会收到120+份简历么,这显然不是,我们公司一个岗位18年的时候就能在一星期内收到一千份简历。或者说是12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有岗位机会么,我觉得没这么夸张,要真是这样要么绝大部分人都得失业,要么UI从业者会大面积小时,所以我一直对这个数据有所质疑。
然后是UI就业难度的问题,这么说吧,我所在的群里500人,的确有人裸辞或被裁员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印象中最多的有看到3个月还在找工作的,但这基本已经是个例了,大部分人在1个月内都能找到还算不错的工作吧。
另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部分跳槽的人不同于应届毕业生或刚转行的人,跳槽的人基本不太会接受降薪入职,都想在原先的薪资基础上有所提升。前两年有种说法跳槽薪资涨幅达不到50%都算不上成功的跳槽,虽然夸张但也反映出UI的热度。还有跳槽的人不止对薪资有要求,一般外包公司出来的不愿意去外包公司,想找专门做自己公司产品的公司,而非外包公司出来的更不愿意去外包公司;一般单休或大小休公司出来的都想去双休公司,不愿意再去单休或大小休公司,而双休公司出来的是绝对要找个双休公司的;一般加班公司出来的要找个不加班或加班少的公司,而不加班公司出来的基本不太乐意去需要加班的公司的;一般小公司出来的都想找个大点的公司,而大点的公司出来的人几乎不愿意找比原来公司还小的公司。这种“人往高处走”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低性价比公司的多余或高性价比公司的抢手,也是造成某种程度上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不是认为这是就业压力大唯一的原因,这些年UI从业人员不断涌入,而以前的UI从业者并没有退出,人员越来越多也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难度到底看怎么衡量,是哪种情况下的难,题主并没有描述自己情况,是因为刚入行难?还是因为跳槽了难?或者说有很多机会但是没有更好的机会,还是说本身自己作品问题找不到工作?我身边的好几个设计师可能能力都还不错吧,在19年大家都高喊寒冬的时候成功跳槽,也是我上述所说中的换了比之前更好的工作,所以说难归难,对于一部分人是真的难,而对于有些人刚好是挑战自己的机会,就看自己自身能力是不是过硬,还有底气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