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新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主要是出于对后代健康考虑,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近亲之间由于基因来源较为接近,后代患遗传疾病的风险更高。在遗传学中,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父母的遗传信息在子代中得以体现。每个个体大约有5万个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因此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有1/2的基因可能相同,而爷孙、叔侄、舅甥等之间有1/4的基因可能相同。表兄妹、堂兄妹等之间的基因相似性为1/8。
某些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的,这意味着在父母中只有一方携带这种基因时,这种基因可以被掩盖,因此后代可能不会发病。但若夫妇双方都携带这种隐性基因,后代发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例如,白化病这种遗传病,群体中携带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50,非近亲结婚的后代发病概率为1/10000,而表兄妹之间的近亲结婚后代发病概率为1/1600,比非近亲结婚高出六倍多。
目前已发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1232种,除了白化病,还包括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近亲结婚不仅增加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增加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率,如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
以上资料表明,近亲结婚确实存在严重的遗传风险,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禁止近亲结婚的重要性。然而,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亲上加亲亲不断”的近婚习俗,甚至有人以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为例,认为近亲结婚不会带来不良后果。实际上,达尔文婚后生下的10个孩子中,有3个很小就夭折了,还有5个孩子终身不育。
尽管近亲结婚的后代并非都是低能人或遗传病患者,但非近亲结婚的后代也不一定完全正常。因此,青年人在表兄妹之间建立爱情关系时,应考虑遗传风险,为家庭幸福和后代健康着想,不要冒险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