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货型B2B电子商务网站因其独特特点,在市场中展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这类网站对用户粘性较弱。原因在于它们并非销售自有品牌产品,而是销售第三方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基于商品的品牌和价格做出决策。例如,当面对不同网站相同商品的差价时,即便消费者对某个网站有深厚的情感依赖,也可能会被价格差异所影响,转而选择更经济的购买渠道。
其次,百货型B2B网站容易陷入恶性竞争。以京东商城和当当网之间的图书价格战为例,即便如卓越亚马逊这样的企业也感到压力,不得不跟进降价。卓越亚马逊总裁王汉华曾公开表示,价格战显然不利于健康竞争,但为了留住消费者和维持低价形象,他们不得不参与其中。这凸显了这类网站因销售相同商品而缺乏品牌差异性的困境。
此外,这类网站虽然交易量大,但毛利率较低。为了吸引消费者,它们不得不参与价格战和库存竞争,即使利润微薄,也力求通过大冲量完成销售目标。据业界人士透露,从11月底到春节前的促销期间,冲量甚至能占到全年销售总量的50%。
鉴于百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局限性,市场并不需要过多的此类网站。正如国美和苏宁的竞争格局所示,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竞争激烈。相比之下,入口型电子商务企业的门槛更高。因此,建议有意涉足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考虑第二种路线,即找准特色和细分市场,在蓝海中寻找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