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交所在十年前推出的创业板,与科创板一样,都带有“科技”光环。上市第一天同样未设涨跌幅限制,这对科创板的投资具有借鉴意义。
当前,大家对科创板初期走势存在疑问,同时也担心科创板的出台是否会通过“抽血效应”对A股产生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10年前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来解答这些问题。
在新板块开市前,A股走势相似。
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首发市盈率分布为56.60,募集资金总额达154.78亿元,占A股市值比例为0.0601%。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首发市盈率为53.40,募集资金达370.18亿元,占A股市值比例为0.0621%。
两个市场推出时的市场状态、募集资金量及平均估值水平几乎一致,因此创业板第一批股票对于分析科创板具有借鉴意义。
创业板上市首日,28家公司平均涨幅为106.23%,平均振幅为122.68%,平均换手率为88.88%。
从第二个交易日起,投资者情绪趋于缓和,大部分股票进入波动期,随后继续向上攀升。
以2009年10月29日收盘价为基点,观察各大指数在科创板开市日前后的市场表现。
大盘、中小板指及沪深300指数在开市前5个交易日内仍有下跌,但科创板开市后迅速反弹,成交额大幅回升。
科创板对A股产生“抽血效应”的可能性较小,且可能带来正向因素,如吸引增量资金、带动A股估值水平上升等。
从板块来看,创业板开板后与主板具有联动性,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类等相关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创业板行情影响而上涨。
投资者仍需谨慎,切勿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