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影响相当大,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前经济状况对物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业务量急剧减少导致企业面临无货可运的情况,以及资金回收困难引发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数据显示,今年外贸物流业务量下降了约30%,这给依赖外贸的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物流企业正面临破产的风险。深圳作为典型的例子,其港口码头主要以外贸为主,如今因周边工厂倒闭和生意不景气,整体货量下降,企业自然也就面临无货可运的局面。
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渗透将使得物流业的形势更加严峻,整体行业前景不容乐观。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物流企业贷款也变得困难起来。银行放贷通常需要抵押,但物流企业的资产大多为仓库、车辆等,银行并不认可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品,因此物流企业的贷款问题愈发严重。在经济不景气、业务量锐减的情况下,企业急需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
面对当前局面,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挑战。首先,企业应通过积极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降低业务量减少带来的冲击。过去,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只注重运输等单项服务的成本,忽视了整体物流的概念。现在,企业需要转向提供优化整合的整体物流服务方案,这些方案从长远来看能够降低生产企业和采购商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物流企业可以与制造业联合发展。随着制造业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传统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已让位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精益生产模式。企业引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速现金周期,提高资金利润率。
最后,物流企业应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将创新融入企业文化中,加强模式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规模大、实力强、创新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这次危机可能是一个加快兼并扩张、做大做强的好机会;而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则可以利用其灵活的优势,专注于特定领域,或者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
随着经济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转化,其对物流业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专家预测,这种负面影响将持续到2011年。只要我国物流企业做好充分准备,相信我国的物流产业将变得更加成熟,发展前景也将更加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