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出一锅香Q爽口的卤肉却并非易事。从材料的选择、火候的控制到调味的比例,都有独到的妙方。选择肥瘦均匀的五花肉,肥瘦比例2:3,既能提供卤肉所需的油脂,又不至于过于油腻。
自己剁肉能增加弹性和口感。不直接使用绞肉,而是买回整块肉,慢慢剁成碎丁。在剁碎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肉更有弹性,口感才会有嚼劲。如果要用绞肉代替,建议买粗绞肉,回去再用刀剁一剁,肥瘦比例大约也是2:3。
胶质是让卤汁黏稠香滑的关键。一般可选用带皮五花肉,连皮一起剁碎熬煮至胶质释出。如果不喜欢吃猪皮,也可事先将皮分开放入,煮滚后捞起。
大小火会影响肉质口感。肉块经加热烹煮后,肉中蛋白质凝固,饱水量增加。如果一下子用大火不断熬煮,使水分快速蒸发,肉质容易又干又硬。因此卤肉时,先用大火将香料炒出香味,最后用小火慢慢炖煮1~2小时,使香味渗透至肉块,同时肉质才会软嫩香Q。
肉先汆烫可去腥且使肉质鲜嫩。为了去除肉的腥味,避免卤肉时产生浮沫,将肉块切成适当大小后,先放入滚水烫过,再捞起泡入冷水洗净,目的是为了逼出血水,除去腥味。另外,汆烫后会使肉的表面急速收缩,将肉汁封在里面,再用冷水降温,肉块遇冷收缩,卤肉口感不仅更Q,也会鲜嫩多汁。
卤猪脚的事前处理。猪脚通常买回时肉贩已经处理干净,不过还是再刷洗干净。一般选用前脚卤制,因为肉较多,猪皮也含有丰富胶质。制作时首先要将猪脚汆烫,除去肉沫杂质,再捞起放入冰水洗净,让猪脚因快速冷却肉质收缩,而增加肉的紧实度,也去掉了多余油脂。
卤汁重复使用更好吃。卤肉吃完如果有剩下卤汁,可以再加入新鲜肉块,依味道酌量增添调味料及水。因旧卤汁已经含有胶质,味道丰厚甘美,再次利用的卤汁所卤制的肉会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