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大约在36℃到37℃之间,具体数值根据测量部位的不同有所差异。口腔温度通常在36.5到37.2℃之间,腋下温度则比口腔温度低约0.3到0.6℃,直肠温度则比口腔温度高0.3到0.5℃。清晨2到6时体温最低,下午2到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0.5℃。女性体温通常比男性略高,约为0.3℃。
人体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昼夜变化、情绪和活动状态等。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代谢率较高,体温可能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则可能处于正常范围的较低值。安静状态下,体温会略有下降。
测量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用酒精擦拭消毒。腋下测量是最常见的方法,正常值通常在36到37℃之间。直肠测量则更为准确,但因操作不便,一般用于婴幼儿或昏迷患者。测量时,腋下温度加上0.5度可代表体内真实温度,只要在36.2到37.5℃之间都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一天内会有0.5到1℃的波动。若体温超过37.5℃,则被认为是低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则为高热,此时需要引起重视。测量时要确保体温计夹紧并保持10分钟,以确保准确度。同时,测量前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等可能影响体温的因素。
总的来说,人体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体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