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合唱的基础是科学的发声训练,无论是哪种唱法,都需要重视声音的基础训练。秋里先生认为,深呼吸、高位头声、直声是达到合唱共性的关键。
2. 呼吸是歌唱的根本,采用腹式呼吸,目标是训练学生能深吸气并保持气息,同时学会根据歌曲的情感和强度控制呼吸。可以通过让学生想象闻花或想象肚子是个气球来帮助他们掌握。
3. 合唱的基础训练包括哼鸣和开喉练习。哼鸣不是单纯追求音量,而是要保持声音的位置,发挥鼻腔共鸣。正确的哼唱方法是口不宜紧闭,而是略开,避免用嘴用力。
4. 高位发声的训练在于模仿打哈欠时发声的位置,避免压舌根,将发声点集中到鼻子上方的眉心处。初学者可能会有些气息声,应引导学生找到声音向回唱的感觉。
5. 轻声和假声的练习对于合唱非常重要,它们涉及到真假声的结合。轻声不是无力的嘘声,而是需要正确气息支持的美感声音。假声,或称头声,其位置高于胸声,要求口腔打开,软腭提高,上腭形成弓形,而换声区则避免用鼻腔,需要靠张力维持。
6. 在合唱中,咬字和吐字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准确传达字音的问题,更是表达歌曲情感,增强歌声感染力的关键。合唱训练中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确保每个团员都能清晰、准确地发音。
7. 咬字与声音的统一非常关键,每个韵母的发声要一次性完成。例如,开口音如“啊”应收敛着唱,而闭口音如“呜”则应保持开口状态。在合唱中,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而非音量统一,力度应根据每个人的条件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