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安全检查的五查内容
1. 查领导:检查单位领导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2. 查思想:检查员工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意识。
3. 查管理: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包括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4. 查规章制度: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5. 查隐患:检查单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防范和整改。
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被责令改正且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自作出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三、安全检查程序
1. 行李物品检查:旅客进入机场大厅时首先将行李物品放入X射线安检设备,工作人员通过电视荧光屏检查后贴上“XX机场行李安全检查”的不干胶条。
2. 旅客证件检查:旅客办理完毕行李托运和登机手续后,将护照、机票、登机牌等交检查员核验并在登机牌上加盖安全检查印章。
3. 手提行李物品检查:将随身携带的手提行李物品放在电视监测机的传送带上,由检查人员通过荧光屏检查。如发现有异物,须由检查人员开包检查。
4. 旅客身体检查:旅客通过特设的探测门,进行身体检查。如发出报警声,还需用探测器再查,或重新返回,将可能发出报警声的钥匙、香烟、打火机等金属物品掏出来,直到通过时不再发出报警声为止。
四、安全检查业务上的准备
1. 确定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建立检查组织,抽调检查人员,安排检查日程。
2. 针对检查的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技术、业务知识,提高检查人员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水平。
3. 分析过去几年(一般是近5~10年)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含无伤害的险肇事故、损失较小的事故)的资料,并根据实际需要准备一些表格、卡片,记载曾发生的事故的次数、部门、类型、伤害性质、伤害程度以及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防护防范措施等,以提示检查人员注意。
4. 准备齐全各项事先拟定的安全检查表,以便逐项检查,做好记录,防止遗漏要检查的项目内容。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力求检查取得实效,便于对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评价。
五、安全检查对象
1. 安全检查事关旅客人身安全,所以旅客都必须无一例外地经过检查后,才能允许登机。
2. 安全检查不存在任何特殊的免检对象。所有外交人员、政府首脑和普通旅客,不分男女、国籍和等级,都必须经过安全检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