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测量某建筑的高度,我们站在离建筑底部30米的地方,目测其顶部,发现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而我们的目高为1.5米。
2. 利用三角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正切值来估算建筑的高度。正切30°等于对边长度除以邻边长度,即 tan(30°) = 对边 / 邻边。
3. 在这个情况下,邻边是我们与建筑底部的距离,即30米。对边是建筑的高度减去我们的目高,即 H - 1.5 米。
4. 我们将正切30°的值(1/√3 或约0.5774)代入公式,得到 0.5774 = (H - 1.5) / 30。
5. 通过简单的代数运算,我们可以解出建筑的高度 H。将1.5米加到等式的两边,再乘以30米,得到 H = 30 * 0.5774 + 1.5。
6. 计算结果,建筑的高度 H 约为 17.322 + 1.5 = 18.822米。
7. 如果我们使用1:500的比例尺来绘图,我们将30米转换为图上的距离。在图上画出6厘米代表30米。
8. 在一端画一个30°的角,从角的另一端作垂线,这条垂线在图上大约5.05厘米长。
9. 将图上的距离乘以比例尺500,得到 5.05 * 500 = 2525厘米,即25.25米。
10. 加上我们的目高1.5米,建筑的实际高度约为 25.25 + 1.5 = 26.75米。这个结果与计算出的高度误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