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州窑以其白釉黑彩瓷器闻名,黑白对比鲜明,图案醒目。其创作手法多样,融合了刻、划、剔、填彩等多种技艺,引入中国绘画技法,生动地绘制于瓷器之上。这种创新不仅赋予了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宋代以后的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的釉色丰富多样,包括白釉、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其中,白釉瓷器尤为著名。在装饰上,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其中画花、剔花及珍珠地最为流行。画花使用当地花斑石作为绘料,在白色釉地上绘制黑色花纹,纹饰多为枝叶茂盛的折枝花和生动多姿的鱼。
磁州窑在装饰方式上突破了宋代以前的单一色彩,开创了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先河。它不仅创造了丰富的装饰纹式,还在色釉基础上,发明了在已烧制的白瓷表面加彩、二次烧烤成色的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绘技术——宋“红绿彩”。这些技术成就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磁州窑匠人在宋、金、元时期创造了三十多种装饰陶瓷技法,如“白地刻划”、“铁锈花”、“珍珠地”、“白地褐彩”、“白剔花”等,几乎涵盖了所有陶瓷装饰方法。黑绘白地黑花寥寥数笔,生动无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表现题材上,磁州窑瓷器无所不绘,包括世俗所见、花鸟鱼虫、龙凤鹿马、市侩景物、童叟仕宦、诗歌词赋、儿歌词曲等,堪称一部历史民俗图象。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白地黑褐彩绘,将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二是将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现存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和元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磁州窑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