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缠论中的三个买卖点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精准判断,这主要是因为实际走势中存在多种复杂情况。以上涨为例,下跌时情况相反。在盘整背驰后可以转化为第三类买点,但这段走势的结束点难以准确预测。例如,某段走势可能包含4个中枢,每个中枢前后两段次级别的连接都表现为盘背。这使得你无法确定这段走势在第几个中枢背驰时结束。
另一方面,中枢的构成可以是1、3或5段。在中枢未形成之前,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种情况。只有1段的被称为类中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枢;3段的是标准中枢;5段的是延伸中枢。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在中枢未形成完毕前,低点无法准确判定。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来说明。假设以30分钟级别为例,图中的每个线段代表5分钟级别的线段。
在图中,30分钟级别的1买已经标注出来。如果最后一段的5分钟级别下跌形成2个中枢下跌,并在最后一个中枢背驰时结束,那么这将是最标准的区间套走势。然而,如果这段5分钟走势在背驰后继续下移,形成了3个中枢下跌,那么在买入时可能会被套牢。
在图中,2买部分画了两个红箭头。按照定义,30分钟级别底背驰后出现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再出现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这个下跌的低点就是2买。但实际上的最低点却是在第二个红箭头处,这是由于中枢的存在导致的。2买实际上是寻找中枢的低点,而一个中枢可以是1、3或5段,因此在中枢未完成时,低点无法准确判定。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缠论中的三个买卖点判断需要结合具体走势和时间级别,尤其是中枢和背驰的概念,这要求交易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