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尿床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通常在孩子1岁或1岁半左右开始夜间控制排尿,尿床现象会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可能要到2岁甚至2岁半后,才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尿床的情况仍然存在。大多数孩子在3岁以后不再遗尿,但如果到了5岁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这可能被认为是遗尿症。
引起尿床的原因多种多样。尽管有些疾病可以导致孩子遗尿,但大多数情况下,尿床是由于机能性问题引起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来纠正这一问题。
遗传因素也是尿床的一个原因,尤其是男性儿童,如果父亲小时候也有尿床的情况,这种尿床有时会持续到青春期后自然痊愈。
尿床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例如蛲虫症、尿路感染、肾脏疾病、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精神因素和不良卫生习惯也可能导致孩子尿床。例如,孩子入睡前过于兴奋或受惊吓,或父母照顾不周,没有及时进行排尿训练等。此外,环境因素如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或孩子睡前饮水过多,都可能引起尿床。
睡眠过沉也是尿床的一个原因。研究表明,尿床的孩子在脑电图检查中确实存在睡眠过沉的现象。找到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尿床现象会大大减少。
对于超过3岁仍频繁尿床的孩子,除了生活上的纠正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医教一体治疗法进行治疗。家长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帮助他们克服胆小、敏感等问题,从而纠正尿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