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这句话源自《孟子》,意为独自享受快乐不如与众人共享快乐。
在一次对话中,孟子与齐王探讨音乐的真谛。齐王对音乐的兴趣引起了孟子的注意,他通过提问引导齐王思考音乐对民众的影响。当齐王表达他对世俗音乐的喜爱时,孟子进一步提问:“您喜欢音乐的程度很深,那么齐国的人口可能会增长吧?”
几天后,孟子再次见到齐王,并问及之前的话题。齐王表情有所变化,解释说他并非真正喜欢古代的音乐,只是对流行音乐感兴趣。孟子继续提出问题:“如果王对音乐的喜爱如此深厚,那么齐国的人口可能会增加吧?现代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并无区别。”
齐王好奇地问道:“可以让我听听你的观点吗?”孟子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独自享受音乐的快乐,不如与众人共享这份快乐更让人开心。”接着,他进一步指出:“与少数人共享音乐的快乐,不如与更多人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
为了说明这一点,孟子举例说明了两种不同的场景。当王在鼓乐时,百姓听到钟鼓之声和管弦之音,会皱眉叹息,相互诉说:“我们的国王喜好音乐,为何使我们遭遇这样的困境?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子儿女分离。”
而当王进行田猎时,百姓听到车马之声和羽毛旌旗的美丽,也会皱眉叹息,诉说:“我们的国王喜好田猎,为何使我们遭遇这样的困境?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子儿女分离。”这并非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王与民不同乐。
然而,如果王与百姓共同享受音乐,情况就会有所不同。百姓听到钟鼓之声和管弦之音,会露出欣喜的表情,互相询问:“我们的国王或许没有生病吧?为何能享受音乐?”当王进行田猎时,百姓听到车马之声和羽毛旌旗之美,也会露出欣喜的表情,互相询问:“我们的国王或许没有生病吧?为何能进行田猎?”
孟子总结道:“如果您能与百姓共同享受音乐和田猎的快乐,那么您就真正做到了王道,实现了与民同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