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市的财政收入从2000年开始逐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已连续跨越1亿元、2亿元、4亿元和8亿元四个台阶,这显示了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尽管如此,河源市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相较于全省其他城市排名靠后。2000年至2005年间,河源市在全省21个地市中的排名波动不大,大部分时间在14到16名之间,这表明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与此同时,梅州在2004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了271.45亿元,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了124913万元,同比增长36.5%,这一增速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二。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1699万元,平均增速达到了20.8%。此外,梅州的进出口总值在2004年达到了35914万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外贸出口总值为24876万美元,同比增长19.6%,进口总值为11038万美元,同比增长24.2%。贸易顺差达到了13838万美元,同比增长16.2%。
2009年,梅州的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了511亿元,同比增长9.8%。从数据上看,梅州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了比河源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综上所述,虽然河源市的财政收入在逐步增长,但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相比之下,梅州在2004年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速均优于河源,且2009年的生产总值也超过了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