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形式和内在的品性共同约束了年轻人的发展,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的,年轻人的小时候就是一张白纸,那么画成什么样的图案则大多是后天经由他人之手形成的,兴趣爱好有些是天生的,不过后天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命由天定,事在人为~
看着那些娱乐新闻拼了命的花钱占据头条,看着那些明星为了出名拼了命的卖弄,看着那些小编为了博得点击率而费尽心思的搞各种朦胧暧昧的标题,配上各种不忍直视的图片,我们还能够把持得住自己不去点吗?
反正minako是做不到的,每天晚上打算看看一些国家大事再睡的,结果都TM被浏览器上面的乱七八糟的杂文给影响了,然后睡前读物就变成了这些:“不说她是谁,你还认得出吗?网友:又一小花变僵花,可惜了~“;”让人尴尬万分的区位图片,不妨来尴尬一下!“;”亲爱的,我有“小三”了,但你不许让我跪键盘!“
然后,看到这些杂文一直看到睡着,着实也觉得没什么营养,但是每次都看完了,认真的评价一句:浪费时间,还不如搜一搜百科找找内容看!
那么浏览器对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新闻来源最直接的窗口,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有电视,就比如那些住宿的高中生,大学生,包括一些忙碌的年轻人,这一类人其实平常的生活中卡在七点多看新闻的机会是很少的,接触的都是手机,电脑这样的电子设备。
而这样的设备端口都不好好的推荐一下一些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你让我们再如何去搜索呢?所以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热心关注于这样的事情,而是无良的网络没有给我们机会!连开头都不给我们,我们如何再去寻根问源呢?自然是不可能的!
对,就是那句话,千错万错都是社会的错!(这句话当然是开玩笑,我们还是要努力发展自己的~)
那么面对那次被多方推手推动从而闹得沸沸扬扬的“辱母案”可就是家喻户晓的,因为全然开放的舆论让大家的关注点顿时缩在了一起,那么面对这次的事情,我们还能够说年轻人不关心社会吗?截然不同的反差其实还是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热气腾腾的灵魂”。
那么除了浏览器,一些社交网站在这个上面也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一部剧的出现有时候明星的效应大于了剧情本身,而明星通过微博,推特上面和粉丝的大范围互动也导致了风向的偏斜,明星那么多,微博号焦点那么多,哪有功夫再去看新闻呢?新闻又没有那么多的回应,也没有那么多的号去关注呀~
所以说未来版面如何修改,网络谣言如何终止,言论自由的界定到底在何方都是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上面的外部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内部因素,当然了,内部因素和外部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人脑的当中分泌一种物质叫“多巴胺”,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同样,有个区域叫伏隔核,里面还有个部分被大家戏称“奖赏中枢”,那么我们受到瞩目和表扬时都能够刺激这个区域从而获得满足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找一些明星之类光鲜亮丽的职业,因为这个区域能够被刺激到的机会很多,满足感也非常的强。
那么没有了想成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等高逼格的心,你还会那么有动力的去看这些内容吗?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的吧,如果mianko不是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来让大家认同,我也不会那么费尽心思去找那么多的资料和素材。
而且小时候家长们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估计也是不够的,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就不会突然对这些东西感到有兴趣。而与那些浅显易懂,两三天就可以搞明白的娱乐新闻相比,这样晦涩难懂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也实属让人提不起兴趣。
所以现今对于孩子培养上真的还需要加强这个方面的阅读,其实久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产生兴趣了,所以,好好培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