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生化池系统细菌死亡有各种各样原因,PH值、高浓度废水流入、水温等等。
PH值
当污水系统中PH值小于6或大于9的时候对微生物就有毒害作用,越酸或越碱其毒害作用越大。某些微生物对PH要求极其严格,如厌氧系统中产甲烷菌,其适合PH为6.8~7.2,好氧系统中硝化菌在PH低于7时会受到抑制。
温度
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5℃~35℃。当系统中水温低于15度,微生物的活性下降情况明显,其中对于硝化菌影响更为明显。当温度高于40℃时,有部分细菌已经开始死亡,硝化菌高于38℃就开始失活,高于45℃大多数细菌开始失活。
盐度
一般通过市政污水从污泥接种的微生物,其耐盐度0.7%左右,当盐度超过1%有明显的抑制或致死的情况。细菌有很强的变异性,在环境慢慢改变,细菌会慢慢适应。有较长时间培养驯化,系统可以慢慢提高盐度来使该系统细菌适应较高的盐度,但其培养时间较长,培养难度较大。
重金属
常见污水中重金属为铜、铬、镍、汞、银、砷等,其主要对菌体的蛋白质产生变异影响菌体生存。当这些重金属含量过高,也会造成细菌死亡,不同的重金属影响细菌的浓度不一样,需经过实际情况而定。
DO(溶氧值)
对于好氧细菌,DO低于1细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DO低于0.5好氧细菌受到抑制情况明显或死亡。对于厌氧细菌,DO大于0.5厌氧细菌抑制明显,所以DO控制不好,也会导致细菌死亡或者被抑制。
芳香族有机物/含油成分
芳香族有机物如苯酚在一定浓度下对生物有强烈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厌氧和好氧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会导致大量的油污会附着覆盖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上,导致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不易进入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内,进而导致细菌缺少营养或溶解氧死亡。
污水处理生化池系统细菌死亡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控?(甘 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