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竹草种子,当然能跟牛粪栽一起。
皇竹草栽培技术
密度:
作饲料栽培,亩栽2000至3000株;作围栏、护堤,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和作架材、观赏栽培,每亩600至1000株或株距1至1.5米;如光照不足,宜稀植,以免倒伏;
施肥:
可重施有机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强,为加快生长及提高产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肥水条件越好,越能发挥高产优势,以宿根草计算全年产量,亩产可达20吨以上;
栽植:
用较粗壮、芽眼突出的节茎、种蔸和分蘖为繁殖材料。每节(芽)蘖为一个种苗。节(芽)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7厘米,保持土壤湿润,10至20天可出苗。用分蘖栽植,深度7至10厘米,栽后及时追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
管理:
生长前期加强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如用作架材、观赏、繁殖等,当植株长到2米高以后,应将下部老叶摘除,促进茎节老化、坚实硬化,增添观赏性;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进行一次疏理,疏去部份弱小过密植株;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至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4至8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浇水时每亩用3至5公斤益富源种植菌液,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喂饲大型草食动物,可让植株长得高大一些再刈割;喂饲小型草食动物,可刈割嫩叶或加工成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