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合唱通常由两组或多组歌手同时演唱同一乐曲,各自按照不同的曲调进行。合唱可能伴有乐器或乐队演奏,而不伴器的合唱则称为“无伴奏合唱”。根据歌手的声音类型,合唱可以是纯女声、纯男声或童声的“同声合唱”,或是男女声混合的“混声合唱”。根据声部的数量,还有女声二部、女声三部、混声四部等合唱形式。
2. 独唱是指一个人独自演唱,任何声部都可以进行独唱。在演唱时,通常有一件或几件乐器伴奏,有时也用乐队或他人的齐唱、合唱作为伴唱。
3. 齐唱是指两个或更多歌唱者以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唱同一首歌曲。群众歌曲常常采用齐唱方式。
4. 领唱是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独唱者进行演唱,起到引领的作用。在我国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中,如劳动号子,经常采用领唱形式。在大合唱或齐唱中也常见领唱。
5. 对唱是两个演唱者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演唱,根据声部的不同,可以分为女声对唱、男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也有两组歌唱者的对唱。
6. 重唱是两个或更多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各自按照自己的声部曲调,重叠演唱同一乐曲。根据声部和人数的不同,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种类。
7. 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有间隔地出现,形成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这种形式常用于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既演唱同一旋律,又形成互相对比和交叉的效果。在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轮唱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在复调音乐中,它被称为“卡农曲”。
此外,“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通常伴有乐队演奏。这种形式内容丰富,具有史诗性和戏剧性,常用于表现重大现实题材,例如《黄河大合唱》。大合唱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我国将其与“清唱剧”和“康塔塔”统称为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