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色俱厉”中的“俱”字意味着全、都。这个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这个成语源自《晋书·明帝纪》中的一个故事,明帝在大会百官时问温峤:“皇太子以何德称?”他声色俱厉地提出这个问题,显然希望听到明确的回答。这个成语因此被用来形容说话时的严厉态度和语气。
该成语的用法属于主谓式,常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说话时的语气。它在表达批评、责备或警告等情境时特别贴切。
与“声色俱厉”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疾言厉色”和“正言厉色”,它们都用来形容言辞严厉、神色严肃。而与之相反的是“和颜悦色”,它描述的是态度和蔼可亲、脸色愉快的样子。
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声色俱厉”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使言辞更加生动有力。但也要注意适度使用,以免给人带来过于严厉或不友好的印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