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备课:教师需熟悉教学计划,明确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开课时间,总教学时数以及考核方法等。领会教学大纲精神,明确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并提出选定合适教材的建议。
2. 编写教案: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计划,编写详细的教学指导方案,确保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3. 课堂教学:教师按照教案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辅导答疑: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5. 批改作业:课后,教师需布置适量作业,并及时批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6. 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精心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7. 学生成绩考核: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8. 教学研究: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9. 职业角色: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成长,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10. 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需运用自身知识和技能,结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