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众多,各有其特点。然而,由于对BIM概念的误解,市场上存在一些并非真正的BIM软件,也有未被广泛认可的BIM解决方案。一些软件供应商声称其产品是BIM软件,实际上并不符合BIM的定义;而有些软件虽然具备BIM功能,却并未明确宣传自己是BIM解决方案。此外,有些提供BIM服务的公司甚至对BIM的含义都不甚了解。因此,在BIM培训和教学中,常常出现误解,受培训的人员对BIM的理解也存在偏差。
为了更好地理解BIM软件的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 基于绘图的BIM软件:此类软件以Autodesk的Revit等为代表,这些软件虽然强大,但很多人仅仅将其用作三维绘图工具,没有充分利用其BIM功能。这类软件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绘图能力,但在三维建模和模拟方面潜力未被完全挖掘。
2. 基于专业的BIM软件:此类软件包括多个专业领域的应用,如建筑、结构、声学、光线、能耗分析等。它们为各个专业提供专门的BIM解决方案。例如,ArchiCAD是第一款BIM软件,早在80年代就已推出。中国建科院的PKPM是一个全面的BIM软件体系,尽管其图形引擎的易用性有待提高,但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此外,广联达、鲁班软件等也开发了与BIM相关的预算和造价软件。这些软件通常基于Revit平台,或者采用第三方图形引擎。
3. 基于管理的BIM软件:这类软件专注于设施管理,涵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虽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国外已有许多成熟的解决方案,如Archibus。这类软件不仅限于3D模型,更注重管理功能,如项目管理和文档管理。
综上所述,BIM软件的分类和使用应基于对其核心概念的理解。尽管BIM技术在中国已推广多年,但对其应用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设计院等用户若仅将BIM软件用作绘图工具,将难以充分利用其价值。因此,有必要对BIM软件进行合理分类,并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