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新《劳动法》规定是什么?
根据新《劳动法》,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年的工作年限,用人单位需支付给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这里的工资指的是劳动者上一年度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工作期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 月工资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基数是劳动者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在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对于工作不满12个月的劳动者,按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4. 哪些收入不计入经济补偿金基数?
不计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收入包括:劳动保护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例如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5. 劳动者个人原因离职是否会有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如家庭因素,主动提出离职,用人单位通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的离职,并且已通过合法程序辞退劳动者,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