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班迟到是许多人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员工的迟到行为被视为违反劳动纪律。公司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此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衡。
2. 迟到扣工资是否合法?除了特定情况外,公司应对违法行为进行赔偿。在劳动法中,迟到可能构成劳动合同的延迟履行。实际上,有许多情况员工因迟到而被扣工资。但根据我国《劳动法》,工资应以每月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且工资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
3. 特别是,工资涉及员工的重要利益。公司以迟到和懒惰为由直接扣发部分工资的做法,实际上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这意味着,迟到扣工资是违法的。以下五种情况下,不应扣工资:
a. 公司不能以罚款的形式扣除工资。根据我国,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罚款剥夺了公民的财产权。因此,罚款只能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也就是说,罚款只能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机构行使。
b. 如果没有有效的迟到扣费制度,公司无权扣发工资。如果公司的考勤制度未建立,或未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制定,或员工未被告知制度内容,公司无权扣发工资。
c. 迟到由不可抗力造成。不可抗力是指劳动者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交通拥堵通常可以预见和克服,不应被视为不可抗力。但是,如因自然灾害导致工人日常工作路线的坍塌或中断,这是不可预见、无法避免或克服的情况,应被视为不可抗力。
d. 因病不能上班。工人因病不能按时上班,受到劳动法规定的医疗期限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将工人的迟到行为作为应受工资处罚的情形是不恰当的。工人应提供相关证据。
e. 因公司安排的事务迟到。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属于迟到。尽管工人没有在通常的时间到达工作地点,但在到达工作地点之前,工人已经按照公司的要求履行了劳动合同。因此,公司不能扣除工人的工资。
员工应保留相关证据,以防止公司做出错误的判断或故意违法扣发工资,从而损害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