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壶的养护文化历史悠久,传说中便有关于养护紫砂壶的故事,如传说中的紫砂壶经过刷洗后售卖身价不菲。虽然这一故事缺乏科学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良好养护的紫砂壶泡茶确实优于其他陶瓷茶具,这一现象反映了紫砂壶的独特性。紫砂壶,作为一种无生命的工艺美术品,经过窑烧后带有“燥气”和“土腥之昧”,生机未发,壶韵隐藏。只有经过人的使用和细心养护,紫砂茶具特有的“润玉”光泽才会显现。
紫砂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蕴育生香”,即长期泡茶使用后,壶体能够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即使用清水泡空壶,也能得到清香。其他材质的茶具很少具备这种特性,也不需要像紫砂壶那样养护。明代周高起的《阳羡壶系》中提到,紫砂壶经使用后,通过不断的清洗和擦拭,会自发地产生光泽,成为书房中的雅器。而如果保养不当,壶体变得油腻发亮,那就是所谓的“和尚光”,是最低贱的。
紫砂壶的养护目的是为了使其得到最佳的滋养,壶体散发出茶香滋味,经过多次使用后,胎质发生更益茶性的变化。养护紫砂壶反映了茶人对茶味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华茶艺文化以味为核心的泡饮之道。自明代以来,泡茶法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茶方式,尤其是壶泡法在江南地区已成为主流。
紫砂壶作为工艺美术品,历来由高手制作,价值不菲,非普通人所能轻易拥有。明代周高起的《阳羡壶系》记载,近百年中,紫砂壶取代了银锡和闽豫瓷,成为流行的陶器,名手制作的紫砂壶价值甚至能与黄金相媲美。清代吴骞的《阳羡轿余袭名陶录》中也提到,宜兴罐和锡注的价格与砂壶相当,显示了紫砂壶的珍贵性。
当代制壶大师的作品价格更是惊人,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阴阳太极壶”,在2006年以15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显示了当代紫砂壶艺收藏文化的热度。长期不使用的紫砂壶,其胎体会逐渐松散风化,变得脆弱。而经过泡茶使用和茶水滋养,可以使砂壶的胎体组织重新坚固,延长紫砂壶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用茶水滋养和爱护紫砂壶,成为茶人壶友们关注的课题。长期探索紫砂壶的养护文化,对增加紫砂壶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