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2. 当时,白居易因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得罪了唐宪宗和权贵,先是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再被贬为江州司马。
3. 江州被视为“蛮瘴之地”,司马一职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4. 他在江州任职期间,创作了这首传世名篇。此前,他曾先后担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夫。
5.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因主张讨伐刺客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事件对他的影响很大,成为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
6. 《琵琶行》借助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7. 诗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的时间、地点、琵琶女的身世以及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
8. “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是湓水与长江的汇口,位于今九江市西。
9. “京都声”指长安的韵味,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也指演技高超。
10. “善才”是唐代对琵琶演奏家的称呼。白居易在听到琵琶女演奏后,派人整备酒宴,与琵琶女共鸣。
11. 琵琶女的演奏让白居易想起了自己被贬的悲哀,尽管他自称在九江的生活一直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