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生物数量的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也随之上升。鱼类未食用的饲料和排泄物成为这些元素的主要来源。
2. 饲料中的氮、磷只有部分被鱼类吸收,大部分则在池塘中沉积,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导致环境污染。
3. 过量投喂人工饲料、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导致池塘内有机物质含量激增。这些有机物质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增加了养殖生物患病的可能性。
4. 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池塘缺氧,水质恶化,对养殖生物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5. 对于养殖尾水的处理,物理方法如使用不同孔径的滤材来过滤或吸附水中的杂质,有效地保持了水质的清洁。
6. 在工厂化养殖中,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技术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处理效果。
7. 化学处理技术中,臭氧能有效氧化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降低有机碳含量和化学需氧量,从而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
8. 化学药剂如次氯酸钙、生石灰等被用作水质改良剂,处理尾水后可以提高排放质量。然而,长期连续使用这些药剂可能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