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干的十个数字对应为: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
地支的十二个数字对应为: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天干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这是中国古代计时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一个天干与每一个地支按顺序相配,恰好为六十组合,这样的组合可以循环使用,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例如,“甲子”是天干地支的第一个组合,“乙丑”是第二个组合,以此类推,直到“癸亥”为第六十个组合。然后再次从“甲子”开始循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不仅用于计时,还与五行、方位、颜色、脏腑等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人体的系统观察和理解。例如,甲、乙对应木,表示东方和春季;丙、丁对应火,表示南方和夏季等。这种对应关系在中医、风水、占卜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