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议飞燕在昭阳"这句诗出自宋代孙应时的《胡元迈集句作宫词二百求题跋为书两章》。
2. 这句诗的全文是:"不议飞燕在昭阳,但吒流莺满建章。狗监若逢杨得意,何妨持此奉君王。"
3. "不议飞燕在昭阳"一句意味着不讨论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在昭阳宫的旧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刻的回避。
4. 孙应时的这首诗通过集句(即拼接前人诗句)的形式,创作出了这首宫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学技巧和创造力。
5. 诗中的"飞燕"指的是赵飞燕,她是汉成帝的皇后,以美貌和才艺著称,"昭阳"是指她的宫殿名。
6. "但吒流莺满建章"描绘了建章宫中充满了流莺的鸣叫声,建章是汉武帝时期的宫殿,这里用来代指皇宫。
7. "狗监若逢杨得意"中的"狗监"是指古代宫殿中的宦官,"杨得意"是汉武帝时期的宦官,此处用来说明如果在宫中遇见了得意洋洋的宦官。
8. "何妨持此奉君王"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这些美好的宫词献给君王,显示了对君主的忠诚和敬意。
9.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代皇宫的生活片段,传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君王的忠诚。
10. 孙应时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展现了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