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产品需要检测的指标或项目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害微生物含量等。涉及的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酶联免疫吸附仪、生物传感器等。
1.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探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比色法、生物测定法等,但这些方法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不高。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应用于农药和药物残留分析,显著提高了检测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对热不稳定和离子型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分析。色谱法虽然定量准确、灵敏度高,但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合现场监测。
2. 发光菌检测技术
发光菌检测技术利用发光细菌对农药的抑光反应,得出发光强度和农药浓度呈负相关的结果,其检测限可达到3mg/L。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但发光菌被激活后,发光强度会随时间变化,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3. 化学发光技术
化学发光技术利用特定化学反应产生的光辐射,通过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换为电流,实现对农药残留的检测。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现场监测。
4. 免疫探析技术
免疫探析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免疫探析和酶联免疫探析。由于放射性免疫探析的局限性,酶联免疫探析成为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免疫探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建立起针对多种农药的ELISA检测方法。
5.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敏感部件对特定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选择和可逆响应的特性,实现对农药残留的检测。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适用于现场监测。
综上所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快速、准确、便捷的检测手段,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