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15w204s单片机用两个串连SM16126D给到任意几个口高电平输出,程序怎么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5 05:14:22
stc15w204s单片机用两个串连SM16126D给到任意几个口高电平输出,程序怎么写?
在刷新输出的过程中,首先将LE拉低,然后将SDAT设定为D0(第二片16126D的OUT0#预期输出状态,注意逻辑1对应高电平,而OUT0#输出低电平以驱动LED导通)。接着,令SCLK产生一个上升沿,触发16126D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这一过程需重复16次,每次完成SDAT与SCLK的“输出数据;输出上升沿”序列。最后,将LE拉高,使16126D的锁存器动作,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锁存并输出。以上所述的流程是遵循74595的IO模拟时序操作。然而,通过利用51单片机串口的Mode0模式,SDAT与SCLK的操作可以更加简便地实现,从而使得程序更加简洁。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如何使用51单片机UART的Mode0来便捷地与移位寄存器进行连接与编程。详情。
导读在刷新输出的过程中,首先将LE拉低,然后将SDAT设定为D0(第二片16126D的OUT0#预期输出状态,注意逻辑1对应高电平,而OUT0#输出低电平以驱动LED导通)。接着,令SCLK产生一个上升沿,触发16126D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这一过程需重复16次,每次完成SDAT与SCLK的“输出数据;输出上升沿”序列。最后,将LE拉高,使16126D的锁存器动作,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锁存并输出。以上所述的流程是遵循74595的IO模拟时序操作。然而,通过利用51单片机串口的Mode0模式,SDAT与SCLK的操作可以更加简便地实现,从而使得程序更加简洁。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如何使用51单片机UART的Mode0来便捷地与移位寄存器进行连接与编程。详情。

SM16126D的数据接口本质上是一种串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其编程逻辑类似于74595,但更为简化。在硬件连接上,第一片16126D的SDI(串行数据输入)应连接到单片机的数据引脚,命名为SDAT;而第二片16126D的SDI则接在第一片16126D的SDO(串行数据输出)上。两片16126D的LE(锁存使能)信号需并联,共同由单片机的一个引脚控制,命名为LE;CLK(时钟)信号也需并联,由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控制,命名为SCLK。OE(输出使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低电平。
在刷新输出的过程中,首先将LE拉低,然后将SDAT设定为D0(第二片16126D的OUT0#预期输出状态,注意逻辑1对应高电平,而OUT0#输出低电平以驱动LED导通)。接着,令SCLK产生一个上升沿,触发16126D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这一过程需重复16次,每次完成SDAT与SCLK的“输出数据;输出上升沿”序列。最后,将LE拉高,使16126D的锁存器动作,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锁存并输出。
以上所述的流程是遵循74595的IO模拟时序操作。然而,通过利用51单片机串口的Mode0模式,SDAT与SCLK的操作可以更加简便地实现,从而使得程序更加简洁。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如何使用51单片机UART的Mode0来便捷地与移位寄存器进行连接与编程。详情
stc15w204s单片机用两个串连SM16126D给到任意几个口高电平输出,程序怎么写?
在刷新输出的过程中,首先将LE拉低,然后将SDAT设定为D0(第二片16126D的OUT0#预期输出状态,注意逻辑1对应高电平,而OUT0#输出低电平以驱动LED导通)。接着,令SCLK产生一个上升沿,触发16126D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这一过程需重复16次,每次完成SDAT与SCLK的“输出数据;输出上升沿”序列。最后,将LE拉高,使16126D的锁存器动作,将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锁存并输出。以上所述的流程是遵循74595的IO模拟时序操作。然而,通过利用51单片机串口的Mode0模式,SDAT与SCLK的操作可以更加简便地实现,从而使得程序更加简洁。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如何使用51单片机UART的Mode0来便捷地与移位寄存器进行连接与编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