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中,每个志愿对于学校录取同样有效,都视为第一志愿。若分数未达到首志愿学校的录取线,系统将依次检查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直至找到一个志愿的录取线不高于考生分数的学校,将其档案提交至该学校。学校录取线即为该校录取的最低分,通常高于分数线。例如,假设分数线为500分,北大的录取线可能高达600分,复旦大学可能为550分。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拉开差距,避免所有志愿都选择同一所学校。例如,如果选择了北京大学,应避免填报清华大学,但可以考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北京工业大学;如果选择了复旦大学,则不宜填报上海交通大学或南京大学,但可以考虑同济大学或上海理工大学。
选择专业时需遵循六条原则:不要仅凭名称判断专业,而要深入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需结合个人就业前景进行分析;不要一厢情愿,需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不要仅从专业角度考虑,需综合评估学校的专业竞争力;不要用选择学校代替选择专业,需关注专业录取规则;不要盲目认为所有专业都适合,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思考。
在专业选择过程中,避免以下误区:不要扎堆热门专业,应分散选择;要深入了解所选专业,包括具体学习内容、课程设置及其未来发展;不要忽略个人潜能,只有尝试过,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于2011年公布了最新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均超过5万人,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人数超过10万人。具体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