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站在沧浪书院的观景台上,眺望东北方向便见千峦耸翠,万壑流清。群山的流线让你分不清是大海中的沧浪,还是山脉在跳动。那里便是中华禅宗发源地,唐宋时的广济佛国,双峰山(一尖山,二尖山)。现实中神仙世界仙山。
2. 从沧浪书院出发,在湖面的大坝头有一座题碑,刻着沧浪山水四个字。另一面诗一首题沧浪书院:茫茫九派东入海,脉脉横岗断长江;淡约湖光壮山色,最爱书院泛沧浪。
3. 沿着湖面大坝走过,湖中群山倒影,婆娑起舞,山岛竦峙,摇曳多姿。碧波飞燕,迎面扑来的是风水至尊游鸿寨。寨的底潭翻出一口名泉像是小沧浪,古称沧浪泉。
4. 从彭河的峡谷拾级而上,幽谷深涧,泉洒潭涌,水拍乱石,玲珑剔透。悠悠烟水,淡淡云烟。奇石怪岗,有的像铿锵武士威武伫立,有的像漫天飞雪飘飘洒洒;有的像玉池芙蓉,闭目娇羞;有的像奔龙若行若飘......自然天成,难以言状。
5. 当你恍恍惚惚地穿过峡谷,便进了小石门寨。眼前顿时开阔,气温陡降。抬头北望,一尖二尖直上云天。一尖向西奔腾跌宕跃马飞驰,回头饮水小石门涧,形成“烈马回头”美景。
6. 二尖向东,群峰叠撞包抄而去,紧紧卡住小石门,古有卡马石险境。小石门内,原名安乐乡小石门村潘家垸,现名向岩村。鸡犬之声相间,寂静空山相许。
7. 紫黄杜鹃与鲜艳映山红相映成趣,好一派锦绣山谷美景!松岗翠竹与古寺名刹若隐若现,恰似“小西天”。古人评说:纳平倾江洋,收四时烂漫。
8. 沿秀山谷逆流而上,来到板圣龙王庙,据说,一尖山下共有三潭:黄梅古洞黄龙潭,广济板圣龙君砥龙潭,蕲州青龙潭。
9. 爬上板圣龙潭的山顶便是东冲山,涧水冲寺遣址。寺后有巨石藏洞叫修行洞。寺顶有一座孤山,叫飞来峰,飞来峰与明月峰,东西相对遥想呼应。
10. 飞来峰有块大鹏石,凌云展翅,若飞若立。大鹏石上,有泉眼泉水,细浪三叠,为要为红,飞来峰上兴修沧浪亭。
11. 位立大鹏石,远眺五峰山。山下的湖面有小岛,岛上有小山,山上有座轩叫翠明轩,气宁轩昂,亭亭玉立。那小岛就是沧浪书院。
12. 登大鹏石,展大鹏志;上沧浪亭,观沧浪景。沧浪美景,四季不同。春有锦绣山谷;夏有石门涧云;中秋佳节明月峰赏月;阴历春节飞来峰踏雪。
13. 自然全美,人间天籁。无怪呼天生八卦顶落在乙尖,禅宗佛祖成长在一尖。佛道二教争于一山灶誉,湖光山色取自一亭!
14. 沧浪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洗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社会或清或浊,浪浪一洗了之;官海或沉或浮,登亭一游忘之,人生或穷或达,未必有悟穿之。(沧浪书院原创,欢迎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