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压输电线路通常只有三根线,分别是A相、B相和C相。这三根线来自于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三个绕组,每个绕组产生相电压,使得三相之间能够独立供电。
2. 这三根线向外输电,形成了A相、B相和C相三个线头。它们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倍,因为线电压回路包含了两个绕组,电压不能简单叠加,而是相电压的矢量和。
3. 当三相负载相等时,例如一个三相电动机,其内部的中性点可以将三相电压变成中性,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单独的零线,因为电动机的中性点起到了归零的作用。
4. 输电过程中会有线路损耗,为了减少这种损耗,可以减小电流。在电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因此发展出了高压输电技术。
5. 实际使用中,电力系统很难达到理想的三相平衡状态。为了回流不平衡的单相电流,需要工作零线。但在高压输电中,增加一根工作零线会显著提高成本。因此,通过将中性点接地,利用大地作为导电体,可以有效地回流电流,同时避免增加额外的零线。
6. 在低压侧,从中性点连接出来的中性线被称为工作零线,而其他的线则利用了接地的方式。这种输电方式已经证明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地线(保护零线)主要用于防止电器漏电造成的损害,通常设置在低压侧。
7. 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只有三相三线,有时会看到额外的避雷线。避雷线的作用是保护输电线路免受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