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颜色显得高级,是因为它们所激发的情绪较为内敛。然而,这种解释只是触及了表面。
2. 实际上,没有任何颜色天生就具有高级感;这种感觉是社会赋予的。随着时光流逝和社会的演进,对于何为高级色彩的认知也在不断变迁。
3. 经济因素是驱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力量,其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4. 以红色为例,历史上的高饱和度红色是权力和统治阶级的象征,并且长期以来被社会各阶层公认为美丽和高级。
5. 在12世纪之前,欧洲人心中红色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蓝色。那时,统治阶级偏爱高饱和度的红色,因为这被认为能够体现力量和权利,这种偏好与人们的心理认知有关——红色代表血液,是生命力的象征。
6. 在死亡率较高的古代,红色因此成为生命力的正面象征,而在以体力战斗决定社会等级的欧洲古代,力量和权利同样被视为正面的象征。
7. 直接影响方面,颜色越昂贵,越被认为是高级的。在古代,饱和度高的颜色因为难以提取和制作,价格昂贵,因此被视为高级。
8. 相比之下,低饱和度的颜色被认为是污浊的,只有社会下层的人才穿着。例如,蓝色虽然是古代欧洲容易获得的染料,但贵族与平民的蓝色有所不同——贵族的蓝色饱和度更高,更为鲜艳,因为高饱和度的颜色成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