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隋朝时期,李密是一位喜好读书的年轻人,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他曾在牛角上挂着一本《汉书》,边赶路边阅读,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杨素,一位当时的大臣,偶遇了这样的李密,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好奇和赞赏。他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李密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后来,杨玄感与李密成为了好朋友。在隋朝末年,李密参与了杨玄感的反隋行动,虽然杨玄感失败了,但李密最终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瓦岗寨的首领。成语“牛角挂书”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二、牛角挂书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李密勤奋学习的精神。它出自《新唐书·李密传》,详细记载了李密挂书读书的情景。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三、关于牛角挂书的故事,还有一个简版。李密是隋炀帝的东宫护卫,但杨广认为他不适合做警卫,应该从学术上寻求发展。于是李密辞去了职务,专心致志地读书。一天,他在赶牛的路上,牛角上挂着书,被越国公杨素看到。经过交谈,杨素发现李密非同寻常,便推荐给了自己的儿子杨玄感。后来,李密在杨玄感的支持下,参与了反隋的行动,并最终成为了瓦岗寨的首领。
四、牛角挂书这个成语的来源是《新唐书·李密传》,描述的是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的情景。杨素在路上遇见了他,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好奇和赞赏。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