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诗篇。
2. 该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以及行人在这样的天气中心情沉重的氛围。
3. 诗中的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绘了特定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哀伤的背景。
4.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进一步勾勒出诗中的主人公,以及他们在凄风苦雨中的孤寂与悲凉。
5.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展现了诗人在愁绪中寻找解脱的愿望,想要借酒消愁。
6. 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给出了答案,通过儿童的指引,指向了一个充满春意和人文气息的地方。
7. 整首诗通过对情景的描绘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刻画,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凄清之美,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8. 关于诗的背景,有资料记载,杜牧曾任池州刺史,并曾在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的杏花村即指此处。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多部诗集中,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之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