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方程简化后为3X-12=a+X-14。经过进一步整理,得到3X-X=a-14+12,简化为2X=a-2。进一步解得X=(a-2)/2。题目条件指出X为负数,即X<0,因此可以得出(a-2)/2<0。由此推断a-2<0,进而得出a<2。既然a是正整数,唯一可能的值就是a=1。将a=1代入X的表达式,得到X=(1-2)/2=-1/2。
上述推导过程基于方程的简化和已知条件的逐步分析。首先对原方程进行变形,简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X关于a的表达式。然后利用X为负数的条件,确定a的取值范围。最后,结合a为正整数这一,确定a的具体数值,并进一步计算X的具体值。
在解这类方程时,关键在于正确地进行方程变形,确保每一步操作的逻辑性和正确性。通过逐步推导,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方程的解,并验证其合理性。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如X为负数和a为正整数,这些条件对最终的解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这种类型的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代数方程的基本操作能力,还考察了他们对条件的解读和应用能力。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解题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来说,对于原方程3(X-4)=a+X-14,当X为负数且a为正整数时,经过一系列变形和分析,最终得出a=1,X=-1/2。这个解法不仅展示了方程的解题步骤,也体现了对题目条件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