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龙氏的来源,许多姓氏专书都有明确的记载。《广韵》上提到:“舜纳言龙之后,或曰出于御龙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也有记载:“《姓纂》曰,尚书,舜臣龙为纳言,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又,董父,己姓,赐姓豢龙氏,龙且,楚人,为项羽将,急就章,龙未央,亦楚人也”。《姓氏考略》则进一步指出:“出于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由此可知,龙氏的确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他们的始祖是虞舜的纳言之臣龙。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
龙、刘二氏当初是一家人。《姓氏考略》记载,夏朝御龙氏刘累的后裔之中,也有以龙为氏的。刘累,是后世刘氏家族的始祖。这说明龙、刘二氏,当初根本就是一家人。
在早期历史上,龙氏一直表现得非常出色。这种情形,最足以说明的是《孟子滕文公》中的龙子。根据《孟子滕文公》篇中的注解,龙子是一位古代的贤人,由于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据说,这位贤人又被称为龙叔。《列子》的《仲尼篇》上对他的事迹也有记述,他曾经说过:“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观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
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龙氏家族也加入了许多新的血缘。《北史》记载:“且弥王、焉耆国王均龙姓”。焉耆,是当时称霸西胡的一个王国。尤其在龙会当国王的时候,曾经击灭龟兹王白山,一时葱岭以东,莫不率服,声威远播。后来,其子龙熙嗣立,投降后凉之主吕光,并且遣子入侍,结果,就逐渐与汉人混然一体,不再分得出彼此。
尽管龙氏家族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家族荣誉感,这使得他们在众多姓氏中独树一帜。从古代贤人龙子的事迹,到五胡乱华时期的血缘交融,龙氏家族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这种历史背景使得龙氏家族成为了中国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