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其传播方式多样,上层文化多通过文字典籍传承,而底层文化则依赖口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往往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典型事象为界标,可以明确地划分出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文化不仅具有特定时代的特征,还包含了历时传承中的传统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由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并长期积淀的文化遗产。它与古代文化有所不同,前者是对文化的传承角度而言,后者则侧重于时代划分。传统与现代化并非对立,现代化过程亦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若完全摒弃传统,现代化进程将与民族特色脱节,无法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有人认为弘扬传统即为复古,或认为传统与现代化不可并存,必须反传统才能实现现代化。然而,忽视了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一旦否定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色便难以统一。同样,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完全对立,也是片面的。
事实上,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粹不变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中国文化的发展,既有着自己独特的脉络,也有着决定其发展的多重因素。文化发展的分期固然重要,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基本一致,因此,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可遵循历史的发展进行。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天人合一、家族伦理本位、贵和尚中。与此相对,西方文化则强调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个人本位、理性精神。
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提供了宝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