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易判断显微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直尺,上面标有1毫米的小格。将放大镜或显微镜的物镜对准毫米刻度,根据不同的放大倍数,物方视场(观察到的物体范围)会有所不同。例如,40倍物方视场大约是4.4毫米,60倍则是3毫米,80倍为2.2毫米,100倍大约是1.9毫米,150倍则是1.27毫米。如果不符合这些数据,则放大倍率可能不真实。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一张有字的纸。将显微镜的物镜对准纸张,调整显微镜焦距直至看清纸上的字,然后测量物镜玻璃镜片与物体(纸)的距离,这即为物方距离。放大倍数越大,物方距离越短。具体数据为:40倍物方距离24.3毫米,60倍15毫米,80倍11毫米,100倍9.4毫米,150倍5.1毫米。同样,如果测量结果不符合这些标准,也可能表明放大倍率不准确。
购买时务必注意产品的技术指标,包括放大倍数、物方视场、物方工作距离。市面上存在假冒放大倍率的情况,如10倍、20倍、30倍甚至35倍的放大镜,有些还打着德国蔡斯的品牌进行欺诈。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德国蔡斯放大镜均为假冒,按照国家工商局的规定,进口产品必须具备注册商标、厂地信息、代理商信息以及授权书等。这些产品大多是地下工厂生产的,不仅放大倍率无法保证,更不存在10至35倍的放大镜,只有10倍以下的产品。
区分放大镜放大倍数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观察工作距离。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例如,10倍放大镜的工作距离通常为20毫米,15倍约为15毫米(消色差消平场设计为25毫米),20倍约为10毫米,30倍约为4毫米,35倍约为3毫米。此外,放大倍数越大,镜片口径越小。为了增大镜片口径并延长物方工作距离,15倍以上的放大镜必须采用三片二组消色差消平场镜片设计。否则,放大倍率可能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