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甫吟中长啸声声,期盼阳春降临。世人皆知,朝歌屠叟辞别棘津,八十高龄西行至渭滨垂钓,宁可白发映水,不愿埋没,遇时便志在经纶。他布设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中与文王亲近。大贤之人,虎变莫测,当年看似寻常百姓。高阳酒徒也草莽中挺立,长揖山东的隆准公。入门不拜,一展雄辩,两女停洗前来聆听。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在群雄之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有玉女,三时大笑,电光闪动。倏烁晦冥,风雨骤起,阊阖九门,难以通行。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有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相吞噬人类,驺虞不折,生草茎无伤。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笑尔徒劳。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自屠钓,大人山儿屼,当安之。
这首《梁甫吟》不仅展现了诸葛亮对未来的期待,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诸葛亮深知,自己虽有才华,但能否得到赏识,仍需等待时机。他提到的屠叟、酒徒,都是历史上隐居后一鸣惊人的例子。诸葛亮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他也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世界图景,那里风云际会,英雄得志。尽管现实可能充满困难与挑战,但诸葛亮坚信,只要时机成熟,自己也能像张公的龙剑一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整首诗中,诸葛亮的自信与豪情跃然纸上,他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展现了自己的志向与决心。诗中的“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等句子,都体现了诸葛亮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而“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则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总之,诸葛亮的《梁甫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他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表达。诗中既有对未来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