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筋作为十二经的经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其运行路径不同于经脉,主要在人体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间,因其运行于体表筋肉,故称为经筋。经筋包括手足三阴三阳,其数目与经脉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与经脉相接。
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同时,经筋还遍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周身各部分的脏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通常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手、足三阳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的内侧,有的还进入胸廓和腹腔。
因此,经筋是连接体表与内脏的重要途径,其在人体生理功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经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经络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经络疗法。
经筋在中医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运行路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通过研究经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进一步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经筋的分布特点和生理功能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穴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