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算盘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最早出现在东汉末三国时期,由关羽发明。传说当时我国已经有了"算板"。
2. 古人将10个算珠串成一组,多组排列放入框内,通过快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3. 根据资料,"珠算"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徐岳所撰的《数术记遗》中,其中有描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指的是将木板分为三部分,上下两端用于停游珠,中间部分作为定位。每组有5颗珠子,上方一颗代表五,下方四颗每颗代表一。
4. 现代的算盘为长方形木框,内部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可沿杆上下拨动,用于完成算术运算。
5. 算盘并非仅指中国算盘,许多古文明国家都有类似的计算工具。古今中外的算盘大致可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穿珠算盘类。
6. 沙盘类是在平板上铺细沙,用木棍等工具在沙子上进行写字、画图和计算。
7. 算板类则是在板上刻上平行线纹,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进行记数和计算。例如,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