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和红外线的区别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6 16:22:17
电磁波和红外线的区别
电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二、性质不同;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仔灶物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三、用途不同;
导读电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二、性质不同;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仔灶物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三、用途不同;

一、原理不同
电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二、性质不同
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仔灶物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三、用途不同
电磁波谱的照射可应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痛,腰饥劳损,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术后伤口愈合,外伤感染,冻疮,胃炎、横隔膜痉挛、神经性皮炎、湿疹,偏头痛、头痛、痛经,痔疮等。红外线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
电磁波和红外线的区别
电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760纳米(n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二、性质不同;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仔灶物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三、用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