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紫外线按照波长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别:UVA、UVB、UVC和UVD。
2. UVA类别的波长介于320至400纳米,被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这种紫外线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透过玻璃和塑料。大部分阳光(超过98%)中的UVA能够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A能够渗透到皮肤的真皮层,损害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导致皮肤晒黑。波长为360纳米的UVA紫外线对昆虫有趋光性,因此常用于诱虫灯。而波长在300至420纳米之间的UVA紫外线可以通过特定着色玻璃灯管,仅辐射出以365纳米为中心的近紫外光,这适用于矿石鉴定、舞台装饰和验钞等领域。
3. UVB类别的波长介于275至320纳米,被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其穿透力适中,波长较短的UVB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只有不到2%的UVB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尤其是在夏天和午后更为强烈。UVB紫外线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过量或长期照射会导致皮肤晒黑、红肿和脱皮。紫外线保健灯和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光采用特殊透紫玻璃和峰值在300纳米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4. UVC类别的波长介于200至275纳米,被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透明玻璃和塑料。日光中的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较大,短时间内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可能引发皮肤癌。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线。
5. UVD类别的波长介于100至200纳米,被称为真空紫外线。